被狗咬伤,出现创口,相信所有医院注射狂犬疫苗,避免狂犬病毒感染。
狂犬病毒进入体内,致死率高达99.99%,世界上少有人能在感染狂犬病毒后存活,这是很多人恐惧宠物的原因。
问题来了,为何狂犬病毒致死率不足百分百呢?难道还有0.1%的存活率吗?
原因是无论任何事都没有绝对值,不能以百分百判断病毒的致死率。
可能个别幸运儿体内有着特殊对抗物质,对程序病毒有着特殊抗体,经过一些治疗后能彻底痊愈。
狂犬病为何会致死?
病毒属于一种寄生成分,他们会不择手段的入侵人体,疯狂侵害中枢神经,复制繁殖求生。
一般情况下,95%以上的病毒进入人体会与免疫系统硬碰硬,他们破坏免疫功能,试试人体感染炎症,病毒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不断的扩散增殖。
人体免疫功能足够强盛就能彻底消灭病毒,但在此过程中,人会变得虚弱乏力,体表温度升高,干咳卡痰,打喷嚏,流鼻涕,都是将病毒排出体外的行为表达。
但狂犬病毒却不像普通病毒那样按套路出牌。入侵人体后并不会和免疫系统犯冲,而是采取循环迂回,打持久战。
首先,他们会在肌肉组织内短暂的休整整合组织,慢慢复制扩散,数量棘手并不会被免疫系统发现。
其次,潜伏几天,开始战略性转移,沿着中枢神经末梢向大脑脊髓方面蔓延。一天挪动几厘米,直接到达大脑。
最后,开始他们的攻占计划,展开绝杀行动,控制中枢神经。
此时的狂犬病患者会恐水恐光,疯狂流口水,吞唾液等异常症状,听到外面的风声,喝水声都感觉害怕。
病毒进入大脑直至完全破坏,不足24小时,所有的行为功能被全部攻陷,整个人抽搐、进食困难,此时为时已晚,人也在慢慢透支生命。
从初出症状开始,一般七天就会致死,当然,狂犬病病毒有潜伏期,有些人长达几年或是几十年。
为何狂犬病致死率99.99%,不足%?
这微小的存活率,发生在英国一名男高中生身上。
他在放学路上偶遇一只蝙蝠,不小心被咬伤。蝙蝠可谓是病毒的混合体,无论哪个部位都充斥着病毒,狂犬病毒更是常见。
该高中生被咬伤后并没有太在意,毕竟伤口小,身体也没感觉不适。
去医院就诊后,被确诊感染为狂犬病病毒。当地医生使用的诱导昏迷方式,将其大脑神经麻痹处于假死状态。
这样一来导致狂犬病毒,无途径入侵,大脑开始动用免疫功能,对病毒进行查找消灭。
经过了35天的治疗,这位男高中生逃脱噩梦,实行狂犬病病毒治愈。
当然之前各大地区都出现过类似疗法的狂犬病毒治疗患者,而通过多次实验,临床应用才做到了0.1%的奇迹生还。
奇迹生还对于那些不幸感染狂犬病毒,未能积极干预的人群来说,完全是幸运儿。可以说鬼门关里,在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不过需要记住一点,无论什么治疗方式,都不能保证绝对的狂犬病毒治愈。就是麻醉状态下传递了一丁点病毒信息,很可能导致肆意传播,最终还是要面对死亡。
就是被宠物咬伤后,无论流浪狗还是自家家养,医院接种狂犬疫苗,对生命负责。
什么情况下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呢?
一级暴露程度
皮肤完整,有创没有创口破皮,病毒未直接接触自身粘膜,没有进入体内,单纯拿酒精肥皂水处理好即可。
二级暴露程度
皮肤创伤却没有出血,这会导致病毒趁虚而入进入体内,大家采用肥皂水流水冲洗5~10分钟,医院注射狂犬疫苗。
三级暴露程度
破皮流血创伤面积大,很有可能导致病毒进入体内,必须要短时间内立刻前往相关门诊注射狂犬疫苗,补全疫苗同时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对于狂犬病毒,我们该怎么预防?
1、保证宠物定期注射疫苗
多数狂犬病毒都是自家宠物,猫狗被病毒传染后进行家中传播。因此家养宠物的人必须定期给宠物注射狂犬疫苗。
这样一来可避免宠物换成狂犬病同时传播给人类,保证毛孩、家人和自己的健康。
2、注射过疫苗的猫狗或也携带病毒
注射过疫苗后不代表宠物不会感染狂犬病毒,只是感染的概率较低。一旦自身免疫功能出现问题,或直接与流浪动物接触都要做好保护措施,这样能从根本上杜绝病毒传染。
有创伤口不要让宠物抓挠、舔舐。
3、必须要及时注射疫苗
狂犬病发作后,完全属于不治之症,在潜伏期发作前,通过注射疫苗都能生成看问题抑制病毒发作。
大家不要过于悲观,出现问题早治疗才是预防狂犬病感染的重要举措。对自己负责,对生命负责。
温馨提示,狂犬病毒多存在流浪猫狗身上,所以自身定期注射疫苗,才是保证不被病毒传染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