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
适应证
●经过6周的保守治疗,如休息、物理治疗及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后,仍存在持续颈部疼痛和(或)手臂疼痛、麻木、刺痛感。●诊断性检查(MRI、CT±脊髓造影)显示椎间盘退变或椎间盘突出疾病的相应症状。●脊髓疾病(平衡障碍、慢宽步态)。●肿瘤/创伤。禁忌证
●浅表感染。●气管切开术。●颈前部放射治疗史。手术技术
●体表解剖标志●舌骨在第3颈椎(C3)。●甲状软骨在第4~5颈椎(C4~C5)。●环状软骨在第6颈椎(C6)。●步骤1●在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SCM)内侧做水平切口。●选择哪侧手术入路是由外科医师的习惯和经验决定的。●步骤2●颈阔肌切开应与皮肤切口一致。●通过颈外静脉帮助确定气管、食管沟。●步骤3●当气管–食管复合体向内侧收缩时,胸锁乳突肌和颈动脉鞘是侧向收缩的。●喉返神经位于气管–食管沟,易受损伤。●步骤4●将颈长肌向侧方拉开以便暴露椎间盘间隙。●交感神经干位于颈长肌的表面,因此必须小心将牵引器放置在这块肌肉的深处。●步骤5●利用手术刀或者电烙器进行纤维环切开术。●利用直和弯的刮匙去除椎间盘物质。●步骤6●利用微型刮匙或者带1mm克氏咬骨钳的神经钩移开后纵韧带。●步骤7●利用高速磨钻将终板去皮质,以提供较好的骨面接触。●步骤8●将试模靠近椎间隙放置并将适当大小的移植骨轻轻地压紧到位。●步骤9●通常用长12~16mm的颈椎前路钢板和颈椎螺钉固定椎板。●固定和可变螺钉的选择取决于外科医师的偏好。●步骤10●移除牵引器,首先缝合肌肉和皮肤切口。●是否留置引流管(如Penrose)取决于医师的偏好。术后康复
物理治疗应注重提高患者的功能状态和颈部的稳定性,应鼓励患者在治疗师的指导和自我掌控下在无痛范围内保持充分的主动活动。物理治疗的目标包括改善颈部肌肉力量、耐力和提高稳定性。由于采用的是前部融合,一般而言,在融合完全愈合之前,患者应避免颈部后伸。
图1?颈椎牵引
图2?屈曲等长收缩训练
图3?侧向旋转等长收缩训练
图4颈椎侧屈等长收缩训练
图5?A.收下颌起始位置;B.收下颌结束位置
图6?肩胛骨后缩.
图7?仰卧位外展牵伸
图8?使用弹力带站立位划船训练
表中的建议和目标应作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基础。必须指出的是,目前还没有最佳的循证物理治疗方案,建议的时间框架只应作为粗略的时间表。术后早期活动是最重要的。参考书籍:王雪强,王于领.AAOS骨科术后康复[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